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反思死亡医学化(9)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已有一些人士开始对“拒绝死亡”的文化环境加以反思,受此影响,一些医院利用网络平台对公众进行死亡教育,个别大学开展死亡教

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已有一些人士开始对“拒绝死亡”的文化环境加以反思,受此影响,一些医院利用网络平台对公众进行死亡教育,个别大学开展死亡教育课程,一些公众媒体也会利用清明节这样的特殊日子讨论与死亡相关的主题[31-33]。这些都是引导公众开始正视死亡、谈论死亡,乃至坦然面对死亡的良好开端。谈论死亡对于医学生尤其重要。笔者之一所在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会专门为医学生安排一节课谈论死亡。这节课通常安排在他们结束第一次人体解剖实验之后,内容是邀请学生谈论他们曾经历过的死亡,他们身处的文化系统中有哪些关于死亡的文化,以及他们第一次人体解剖实验的感受等。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医学生充分地谈论死亡,学会尊重逝者和逝者的死亡文化。

最后,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帮助临终患者更平静地度过临终期,帮助家属更顺利地度过哀伤期。死亡医学化让患者从群体中被分离出来,不得不独立面对死亡,死亡因此变成一种个人的私密行为,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被弱化。死亡的私密化会加重死者和家属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进而更加排斥和拒绝死亡。在此,笔者从上文提到的死亡的机构化和死亡仪式弱化两个方面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帮助临终患者和家属。

很多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送到抢救室或者重症监护室,在那里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药物帮助他们对抗死亡:死亡正在逐渐被机构化。死亡的机构化将临终患者置身在陌生的环境当中,让临终患者不得不离开他所熟悉的生活常态。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对于访客有严格的要求,家属想要探视患者必须要严格遵守医院制度。这种空间的距离将患者与家属分离开,无形中增加了临终患者的焦虑感。访客探视制度规定当然是出于医学考虑:避免交叉感染,让患者有更好的休息和情绪,方便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等等。但这种制度却不可避免地将患者隔离在他熟悉的社会关系之外,让患者无法与他熟悉的家人有更亲密的沟通。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与亲人的沟通可能对临终患者来说更为重要。有研究显示,73%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有家人的陪伴,而机构化的死亡不一定是患者最需要的死亡方式[34,35]。当临终患者穿着病号服躺在床上的时候,患者很可能感到个体被异化,感到被当作不受社会欢迎的个体,甚至感到被社会抛弃。这些情绪都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此外,死亡的医学化和机构化将患者隔离在社会之外,死亡成为一种极为秘密的行为[36]。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没有人真正知道抢救室或ICU里发生了什么。家属对于死亡只能借由想象,而永远无法知道它以何种方式呈现,对死亡的未知进一步加重社会对死亡的恐惧。

其实在过去,死亡是一个公开的、具有很强社会和文化属性的活动。当家中老人处于临终状态时,他的家人会安排亲友邻居对他告别。在这个过程中,临终者完成了与世界的告别,而生者则见证了临终者的死亡。死者去世之后,家属会举办一场合乎礼仪的葬礼。死亡仪式其实是生者经历丧亲之痛的疗愈过程[37]。除此之外,死亡仪式的公开性让死亡变成一种普通而熟悉的社会活动。又因为人们对死亡很熟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人们不会因毫无准备而过分焦虑。死亡医学化导致死亡仪式的弱化乃至缺失,进而阻止了人们通过社会活动减弱和消除丧亲之痛。人们不得不求助于医疗手段疗愈丧亲之痛,然而仅仅依靠医疗能否真正使他们的哀伤得到缓解?

在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这一点上,舒缓医疗的理念十分值得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将舒缓医学定义为:一种改善病人(成人和儿童)及其家人生活质量的方法;它通过早期识别、正确评估和治疗疼痛及其他问题来预防和减轻痛苦,无论这些问题是身体上的、社会心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其他医疗服务不同,舒缓医疗针对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家属;此外,舒缓医疗不仅提供缓解身体不适的医疗服务,还会关照患者和家属在社会帮助、心理和灵性成长方面的需求,有时后者比前者更为关键。

4 结语

上文对医学化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死亡医学化的概念和理论变迁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指出死亡医学化给人类带来的三个消极影响:死亡机构化、死亡仪式的弱化和强化“拒绝死亡”的文化环境。笔者认为应该对死亡医学化进行反思,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鼓励民众开口谈论死亡,并且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安抚临终患者和家属。一如本文不断强调的,医学工程的确在延长寿命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只是当患者和家属面临死亡的时候,似乎没有哪个医学工程和技术能够帮助抚慰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死亡。当我们对医学过度崇拜和对技术过分依赖时,就容易忽视人性的需求。如果缺乏人性的关爱,医学不过是一堆冷冰冰的仪器,即使可以让患者暂时远离死亡,却无法帮助患者得到心灵的慰藉。特别是当医学无力转变死亡进程的时候,当患者面对死亡时,当家属面临亲人即将离世的时候,我们的医学和医学工程如何能够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满足他们除医学外的其他需求,从而更好地面对死亡?这是需要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工程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qikandaodu/2021/0112/402.html



上一篇:第六届医学工程中欧国际论坛在沪召开
下一篇:“战病毒,抗疫情—医工在行动”线上沙龙顺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