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反思死亡医学化(4)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很多人可能认为拒绝死亡是人类的本性,不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是无法被克服的,也无需改变。但实际上,人类拥有高于其他生物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

很多人可能认为拒绝死亡是人类的本性,不是一种文化现象,所以是无法被克服的,也无需改变。但实际上,人类拥有高于其他生物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人类对死亡的认识不是仅仅停留在本能上,而必定是超越其他生物的,人类从古至今对死亡的丰富讨论就是证据。尽管今人认为恐惧和拒绝死亡是一种常态,其实古人对死亡的态度远比今人更加豁达。首先以西方文化为例,死亡在西方文化中并非一直以可怕的形象出现。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ès)在其关于西方社会对死亡态度变迁的史学研究著作《面对死亡的人》(“Western Attitudes toward Death: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中把西方社会对死亡的态度分为四个阶段:“被驯服的死亡”、“自身之死”、“你之死亡”、“被禁止的死亡”[26]。其中,在第一阶段“被驯服的死亡”期间,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无论是临终者还是临终者所处的团体,都对死亡非常熟悉。他们不仅不害怕死亡,反而欢迎将死亡视为走向永恒的转变,所以死亡是被“驯服”的。第三个阶段“你之死亡”是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人们病态地迷恋死亡,甚至给予它浪漫的钦慕,死亡被人类戏剧化。所以其实一直到第四阶段才是我们目前推崇的“被禁止的死亡”,死亡才开始变得面目可憎,令人痛恨。

我国传统文化不仅不拒绝死亡,甚至对于死亡表现出一种辩证和多元的态度。例如,对我国民众影响最深刻的儒家思想承认人具有爱惜生命的天性,因而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而“死亦我所恶”;荀子提出,“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27]。但儒家更强调的是“杀身以成仁”和“舍生而取义也”,即为了追求仁和义而放弃生命,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28]。可见,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倡超越人类对死亡恐惧的本性,利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仁义。除了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对死亡的态度比儒家思想更加豁达。例如,庄子在《大宗师》里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意思是生死只是昼夜的交替,不过是天道的运作方式而已[29]。佛教思想不仅不惧怕死亡,甚至欢迎死亡。他们将死亡视作因缘际会的产物,提倡将死亡观作无常,将死亡视作远离轮回之苦的关键道路[30]。

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已有一些人士开始对“拒绝死亡”的文化环境加以反思,受此影响,一些医院利用网络平台对公众进行死亡教育,个别大学开展死亡教育课程,一些公众媒体也会利用清明节这样的特殊日子讨论与死亡相关的主题[31-33]。这些都是引导公众开始正视死亡、谈论死亡,乃至坦然面对死亡的良好开端。谈论死亡对于医学生尤其重要。笔者之一所在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会专门为医学生安排一节课谈论死亡。这节课通常安排在他们结束第一次人体解剖实验之后,内容是邀请学生谈论他们曾经历过的死亡,他们身处的文化系统中有哪些关于死亡的文化,以及他们第一次人体解剖实验的感受等。这样的课程可以让医学生充分地谈论死亡,学会尊重逝者和逝者的死亡文化。

最后,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帮助临终患者更平静地度过临终期,帮助家属更顺利地度过哀伤期。死亡医学化让患者从群体中被分离出来,不得不独立面对死亡,死亡因此变成一种个人的私密行为,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被弱化。死亡的私密化会加重死者和家属对死亡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进而更加排斥和拒绝死亡。在此,笔者从上文提到的死亡的机构化和死亡仪式弱化两个方面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利用死亡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帮助临终患者和家属。

很多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送到抢救室或者重症监护室,在那里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药物帮助他们对抗死亡:死亡正在逐渐被机构化。死亡的机构化将临终患者置身在陌生的环境当中,让临终患者不得不离开他所熟悉的生活常态。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对于访客有严格的要求,家属想要探视患者必须要严格遵守医院制度。这种空间的距离将患者与家属分离开,无形中增加了临终患者的焦虑感。访客探视制度规定当然是出于医学考虑:避免交叉感染,让患者有更好的休息和情绪,方便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等等。但这种制度却不可避免地将患者隔离在他熟悉的社会关系之外,让患者无法与他熟悉的家人有更亲密的沟通。实际上在这个时候,与亲人的沟通可能对临终患者来说更为重要。有研究显示,73%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希望有家人的陪伴,而机构化的死亡不一定是患者最需要的死亡方式[34,35]。当临终患者穿着病号服躺在床上的时候,患者很可能感到个体被异化,感到被当作不受社会欢迎的个体,甚至感到被社会抛弃。这些情绪都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此外,死亡的医学化和机构化将患者隔离在社会之外,死亡成为一种极为秘密的行为[36]。除了医护人员和患者,没有人真正知道抢救室或ICU里发生了什么。家属对于死亡只能借由想象,而永远无法知道它以何种方式呈现,对死亡的未知进一步加重社会对死亡的恐惧。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qikandaodu/2021/0112/402.html



上一篇:第六届医学工程中欧国际论坛在沪召开
下一篇:“战病毒,抗疫情—医工在行动”线上沙龙顺利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