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载人航天简史(2)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钱学森三次力挺,极力保留载人航天的研究所,为的是载人航天工程有一个很好的延续性,不至于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留有空白。 而且,钱学森的眼光放
钱学森三次力挺,极力保留载人航天的研究所,为的是载人航天工程有一个很好的延续性,不至于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留有空白。
而且,钱学森的眼光放得很远,他知道,我国早晚都要搞载人航天,现在做好准备工作,建立载人航天系统,将来一旦再次启动,可以少走几年“弯路”。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钱学森提出来的。
钱学森除了保留“航天梦”的火种,还积极向外界撒播“航天梦”的火种。
他到高校中做演讲或者开会时,都会提到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攻克的技术难题,在大学生队伍中撒下了火种。
在钱学森的宣传和科普之下,有很多大学生的心中燃起了“航天梦”,加入了载人航天队伍,坚持在一线奋斗,如今已经成为了载人航天队伍中的技术骨干。
三、钱学森推荐大总长
1986年,四位老科学家写了一封联名信,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
这封信在两天后得到批复,并立马展开“863计划”,而载人航天工程,是“863计划”中的第二项。
将近11年过去了,载人航天工程破冰,再次回到了科研所和研究员的眼帘。11年跟国外的差距被急速拉开,国外正在研发航天飞机,而我国连载人飞船的雏形都还没有建设完毕。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跟载人飞船有很大的不同,有独特的起飞、在轨飞行和返回,集火箭、卫星、飞机的优势于一身,又可以反复使用。但我国航天飞机在这一块的研究完全空白。
在会议中,有人提出我们应该有个高起点,研制航天飞机,从而填补载人航天的空白。因为此时是航天飞机的主流,科学家们对航天飞机的影响深刻,所以大部分人支持研制。
不过,科学家们却忽略了,我国对载人飞船有着16年的预研,对一块的基础已经很扎实,要是从载人飞船起步,不仅会缩短时间,还能节省经费。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退休,但他还是很关注载人航空事业,他看到5套“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方案”时,发现有4套是关于航天飞机,有1套是载人飞船。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目的都是追逐中国人的“航天梦”,可哪一种更适合呢?钱学森再次陷入沉默,思虑过后,他写下:应把载人飞船也上报。
随后,钱学森建议组成比较会,专家们经过了3年(一说是6年)反复论证和对比,最后敲定载人飞船方案。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正式启动,工作组的人员来询问钱学森,谁适合出任载人航天飞船的“大总师”?
钱学森推荐了王永志。在钱学森的印象中,王永志的身上有很多独特之处。1964年,“东风2号”导弹出现气化问题,王永志在会议上提出了不同看法:泄出一些燃料,提高推力,加大射程。钱学森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采用了王永志的方案,最后发射圆满成功。

还有一次洲际导弹的发射,在前几次都失败的情况下,王永志也是大胆地提出不同方案,就在做最后一次检查的时候,钱学森寄来一封信,说要是难度太大,就不要发射,但王永志还是按照原计划发射,最后成功了。
所以,钱学森觉得推荐王永志是没有问题的,而王永志在这一次推荐下,开始去追逐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愿望。
四、神舟系列诞生
1998年,首批航天员正式选拔,杨利伟以及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聂海胜都是第一批航天员。
而神舟系列的开发和试验也在进行中。
1999年11月,载人航天工程的数十万科研人员凝聚数十年的心血,见证了“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发射,神舟一号在太空中飞行了21个小时返回地球,中国人离太空的脚步更进了。

神舟三号
接着,“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也发射成功,尤其是“神舟四号”,完全是按照载人状态设计的。
这说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航天梦”快要实现了。
可是,现实却给了航天员敲下了一记警钟。在2003年的春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解体坠毁,7 名航天员遇难。
基地在第二天就召开了会议,询问航天员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没想到询问会变成了请战会,航天员不怕眼前的打击,誓死上太空。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zonghexinwen/2021/0707/515.html



上一篇:研究太空辐射 保障航天员健康
下一篇: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这个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