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神舟十二号“飞天”,揭秘背后的“南航智慧”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记者金锋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只持续了6.5小时左右,验证了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非常成熟,我们之前的技术支持也达到了设计预期。” 6月17日下午,在看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记者金锋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只持续了6.5小时左右,验证了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非常成熟,我们之前的技术支持也达到了设计预期。” 6月17日下午,在看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河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消息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王晓涛(以下简称“天河”)简称南航),激动地与科技日报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

在这次中国空间站载人航天任务的交会对接和探索中,包括王晓涛在内的南航众多科研团队都做出了贡献。

模拟空间环境,研制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

6月17日在中国,好消息不断传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姚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 ,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将聂海生、刘伯明、唐洪波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机组人员状况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几个小时后,好消息又来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顺利完成轨道状态设置。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河核心舱前港,与此前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三舱(船)组合。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河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

"航天器对接时,有一定的相对速度,由于航天器质量大,对接时产生的动能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吸收这种动能,航天器就会发生振动在太空中。因此,对接电磁阻尼器用于机构内部,以消耗对接能量。”王晓涛介绍,电磁阻尼器设计完成后,需要研究其在空间环境中的阻尼特性是否与设计相符。

“课题组历时一年研发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主要测试电磁阻尼器的阻尼特性在空间环境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已通过申请包括“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在测试多艘神舟系列飞船对接机构的电磁阻尼器。”王晓涛说。

将关注辐射和失重的影响,为宇航员的健康保护提供支持

本次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送三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生活三个月。航天员在整个任务期间的健康和安全是载人航天探索任务的核心问题,也是航天医学领域的首要任务之一。

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冯俊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地球上,由于大气层的保护,人体受到的空间辐射非常低地表上的剂量,但当涉及到太空时,它不受大气层的保护。太空中的一些高能粒子会影响人体。此外,人类将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环境中。失重会累积空间辐射。宇航员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带来哪些变化,将是我们未来的研究重点。”

2018年以来,冯俊东领导的核技术与航天医学工程项目组承担了“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实验项目”等多项课题。在此前的陆基实验中,研究团队通过人类和动物实验模型系统地研究了辐射和辐射失重复合效应对脑组织和大脑功能,如认知和记忆的影响。

与太空相关的神经眼综合症(SANS)已经影响到国际空间站上大约三分之二的宇航员。冯俊东说:“研究发现,外国宇航员从空间站返回地球后,眼球结构发生了变化,宇航员的视力下降,颅内压升高。这可能与失重和辐射有关。但返回后到了地面,有宇航员的症状消失了,有的还没有恢复。”

是什么导致了宇航员的这些身体变化?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冯俊东表示,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应用在轨的SANS早期诊断技术。希望通过生物电信号检测技术和体液检测技术,为SANS综合征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为宇航员的健康保护提供支持。 .

更多信息或合作请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zonghexinwen/2021/0707/511.html



上一篇:从无到有,从有到“独有”,带你了解我国的空
下一篇:“航天员女教头”,是她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