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载人航天迈向太空脚步坚定豪迈(2)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神舟六号 太空杂耍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平安返回祖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双人多天太空飞行。在这次

神舟六号 太空杂耍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平安返回祖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双人多天太空飞行。在这次将近5天5夜的太空飞行中,两名航天员进行了穿越轨道舱与返回舱、工效学评价、医学试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能力。 神舟六号搭载了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首次实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同时,还以航天员本身作为生理试验的对象,考验人体在太空环境中的新陈代谢情况,这是中国首次在自己的载人航天任务中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为将来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神舟七号 出舱行走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2008年9月25日,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肩负着出舱使命踏上太空征程。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翟志刚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持续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这次任务中,还释放了伴飞小卫星,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外太空暴露等多项技术试验。搭载物品包括微生物菌种和杂交水稻。其中微生物菌种包括灵芝等,杂交水稻包括“洲A”和“洲B”两种。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天神之吻

发射时间:

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

交会对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是: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八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站技术实验;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神舟八号是一艘改进型无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同时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自动交汇对接,形成组合体;11月14日,组合体首次分离后成功进行第二次对接。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按计划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九号 人控对接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载着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在2012年6月29日返回。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人已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航天员承担15项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其中包括航天飞行对前庭眼动、心血管及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细胞学机制研究,空间骨丢失防护技术研究,在轨有害气体采集与分析,航天员在轨质量测量5项主要航天医学相关空间实验。另外还有首次开展在轨微生物检测、失重条件下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航天员睡眠清醒生物周期节律监测等10项航天医学空间实验。

神舟十号 太空授课

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神舟十号飞船入轨后,经地面远距离导引和自主控制飞行,于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16时17分,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一号。6月20日10时04分至52分,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太空授课,航天员们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等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6月23日8时26分,在张晓光和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指令长聂海胜手动控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并撤离至天宫一号一定距离处,随后,手动控制神舟十号飞船于10时07分再次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航天员再次进驻天宫一号。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按预定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生活正常。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准确降落在预定区域。

文章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网址: http://www.htyxyyxgc.cn/qikandaodu/2021/0301/436.html



上一篇:另一种美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李英贤的科学
下一篇:从加加林首飞到现代载人飞行和星际考察俄罗斯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投稿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版面费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论文发表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